2009-06-29

歐巴馬品牌策略,ㄛㄛ大家來拍照!

高桿的行銷術,通常都很有技巧的被創意包裝,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的改變目標群眾 (target audience) 的想法或是行為模式,達到該行銷策略的目的。

每個人都說牛奶營養,問: [ 牛奶為什麼營養?]
路人A: [.................。大家都這麼說]
路人B: [.....報紙上說.......]
來了個比較有學問的C: [因為牛奶含有豐富的維他命!]

再問: [牛奶裡面有什麼維他命?]
A: [...........牛乳!]
B: [.......蛋奶素!.....]
C: [鈣質!!]

鈣質..。


哥哥姊姊弟弟妹妹鄉親父老們,事實上有些蔬菜的含鈣量比牛奶還多!!

100g 的牛奶含鈣約110mg,而 "高鈣蔬菜",例: 雪裡紅,100g含鈣230mg,以及 "富鈣蔬菜",如: 青莧菜,紅莧菜,香菜等,含鈣量大約每公克100~200mg!!!

很驚人吧? 可是怎麼我不記得小時候媽媽說,每天一杯雪裡紅,補足一天的鈣質?

2009-06-12

觀念,關唸...

俗話說: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過長年累月流傳下來的文化,風俗和觀念,或許比一個人的本性還難改變,因為這些概念和想法所牽涉的不只是個人,而是一整個國家的國民,區域裡的居民,種族,或是社會體系長年累月的思考模式.

當在日常生活中做判斷的時候,我們是否曾停下來,思考所謂理所當然的應該和不應該,是否真的合情合理? 這些就像是呼吸一樣自然的觀念,是否真的正確?

過去的家庭經濟能力有限,一個家庭裡可能會有很多孩子分享有限的資源,家裡沒有相對的能力提供每個小孩上學的機會,於是父母決定只有長子可以上學校,因為他是家裡年紀最大的男生,女兒將來會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婚後就像是潑出去的水,是不值投資的 "賠錢貨"..。


這些..。是那個學者研究出來的結論? 

誰曾科學的證明男生比女生聰明? 或兒子比女兒 "投資報酬率" 高? 

又誰曾驗證嫁出去的女兒,就會像是斷了線的風箏,不再掛心家事?

男女的不平等,是歷經幾十個世紀,流轉過不同文化和朝代留下的產物。小男孩和小女孩一出生就被教導性別上價值的不同,這些根深柢固的觀念,跟著小男孩和小女孩慢慢長大,透過他們的傳遞,男尊女卑的思考模式被他們在後代子孫身上發揚毒大...

不覺得能跳脫既有思考,第一個發現性別歧視不對勁的人,很值得讚賞嗎?

地球上的公民,在上個世紀初才開始有男女平等的想法,美國在1963通過男女薪資平等法,台灣的婦女團體 (婦女新知基金會) 在1990年開始推動兩性工作平等法,初期受到業界強力的反彈,在被凍結了10年後,終於在2001年由立法院三讀通過,可是在這歷史性的一刻前,不知道有多少婦女默默留著眼淚,在工作崗位上受到不平等對待?

有些在工作上受歧視者的女性受訪者表示,許多在前公司執行不公平對待的長官/同事們本身也是女性。


曾有個女性主管強迫一位懷孕下屬離職,還有某女性面試官當面拒絕懷孕面試者..。這些案例,讓我想起連續劇裡的惡婆婆,總是嘮嘮叨叨自己沒有生兒子的媳婦,或是聯合家中其他成員,對媳婦施加生男孩的壓力。我相信相同的壓力,婆婆也曾在年輕時承受過,可是婆婆為什麼要複製同樣的痛苦,流放到下一代? 將相同的悲劇加諸在一個彷彿自己年輕翻版的女孩身上? 是什麼樣的邏輯,讓這些女性自己也認同男性比女性偉大的道理?

我想說,很多觀念,其實都是關起來唸。


大家關起門來,拒絕科學上的證明或是事實,自己給自己設限,並把這些法則當成理所當然,唸成觀念口訣,唸成既定的思考模式,唸成所謂 "正統" 的傳統風俗,傳給下一代,催眠我們的後代子孫,關閉心窗,盲目的追隨傳統文化。

當然,在這樣虔誠的關起來唸文化裡,很少有人能跳脫魔音,發揮大智和大勇,和大社會的其他人搏鬥,打破成規。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在於批評傳統,或是傳統的遵行者,只是希望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我們能在遵從傳統前,多加些理性思考的空間,也別太早評斷非傳統順流者的反抗,或許,有些時候,他們的思想,是比我們關閉的心窗還進步,驅前的。


感謝這些精神文化的先驅, 讓我們的生活更接近美好和公平.


2009-06-11

鏡像神經元: 自我的反射鏡

話說18年前,有個義大利的腦神經學家,有個很長的名字,Giacomo Rizzolatti(簡稱:GR),和他的研究生一起研究小猴腦部的運作,當小猴伸出手拿東西的時候,腦部的premotor cortex就會運作,因為premotor cortex負責計劃和行動。

在一次試驗中,研究生在小猴面前吃冰淇淋,意外發現小猴腦部 "鏡像神經元" 的存在: 小猴看著研究生吃冰淇淋,身體雖然沒有任何動作,但是腦中的premotor cortex卻開始運作,好似他是吃冰淇淋的人。

神奇的 "鏡像神經元" 也在你我的腦內,就像是鏡子一樣,可以透過觀看別人的行為,在我們腦內引發一連串反應,好似我們自己親身在做這些動作,在往後的追蹤試驗也發現,聲音也可以啟動我們的鏡像神經元,例如: 當我們聽到撕紙的聲音,腦部就會開始運作,好像我們本身在進行撕紙的動作。

鏡像神經元的存在引起了腦部神經學家廣泛的討論和許多更深入的試驗,有個實驗就發現自閉症的患者,在觀看別人行為的時候,他們的premotor cortex比一般人的反應還不活躍,因為自閉症病人主要的特徵就是無法了解他人的行為,進而和他人互動。

最近一個更極端的一個研究更發現,患有運動神經失智,且鏡像神經元部份受傷的患者,無法辨識他人的手勢,例如:他們無法辨別那個伸手搭便車的手勢才是正確的。

繼先前的試驗,科學家 GR 將實驗場景改變,在小猴前面增加了一道矮牆,往後小猴想要拿到眼前的任何東西,不再伸手可得,而是必須費點力,跳過矮牆才能得到。這時候,先前的演員又出現,在小猴面前:(1) 伸手拿自己拿得到的東西,和 (2) 伸手拿自己拿不到的東西。結果不論是動作 (1) 還是 (2),小猴腦部的鏡像神經元都呈現 (2) 的反應。

你問:為什麼?
正解:因為演員沒有跳。
你怒:這是腦經急轉彎?
詳解:不,因為對於小猴來說,面前有個矮牆,要完成動作 (2),成功拿到東西,小猴認為演員必須和自己一樣,要先跳過矮牆...。

透過更多研究,科學家發現其是鏡像神經元並不是一個細胞,而是我們腦部的一個反射動作,透過觀看別人的行為,我們會在自己的腦海反射自己進行一樣行為的腦部運動,所以一個腦神經研究生就在他的部落格建議: 要運動?看體育節目!研究證實,觀看體育節目會讓腦部產生激烈的活動反應,好似我們也參加了競賽,跟著比賽的選手一起大汗淋漓的廝殺。

曾經很沉迷於某種運動的練習嗎?教練一定也建議過你觀看他人的表現,靜悄悄的,鏡像神經元在腦海助你進行了一場不流汗的練習。

2009-06-05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No, no, no...

同樣的一個問題, 你覺得一個人回答比較容易答對, 還是數大便是美, 多找幾個朋友運氣會比較好?

是, 媽媽說: 三個臭皮匠, 勝過一個諸葛亮.

早在1920年左右, 就有許多社會心理學證實集體思考的準確性比個人思考來的高, 例如: 哥倫比亞大學的Hazel Knight就找來一群學生估計教室的溫度, 發現分組討論出來的答案, 比個人的答案來的準確.

為什麼?

以統計學的角度來看, 團體的答案或許參雜許多不準確的猜測, 但大量不完美的預估可以互相取消極端的答案, 讓所得出來的結果比較接近準確的答案, 這樣的簡單的平均法, 後來被驗證比複雜許多的統計方法更能準確預測正確答案...

這就是所謂烏合之眾立法委員打打鬧鬧的智慧嗎?

眾議, 當然不見得比較好, 但是通常團體得出的答案比個人的值得參考, 因為:

1. 人氣 = 運氣?
2. 人多, 碰到剛好知道答案的達人機會較大??
3. 團體討論有助腦力激盪, 多樣化思考能幫助團體整理出正確答案???

學者Herzog和Hertwig相信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著類似的團體, 這群烏合之眾常在我們心裡提供不同的想法和聲音, 或許他們可以幫助我們以個人的力量, 解答眾人之智, 於是兩個H做了個試驗: 被試驗的對象被問了一些問題, 在回答後, 這些人被要求重新考慮他們的先前的答案, 並提供第二次答案, 這個時候答題者大多傾向維持原本的答案, 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平均答題率並沒有提升, 於是兩個H重出江湖, 改變實驗過程, 要求答題者在第二次回答題目前, 必須通過以下步驟:

步驟1. 讓我們假設你第一次的回答是錯誤的.
步驟2. 說說你為什麼第一次會回答錯誤的答案?
步驟3. 你再說說, 剛才步驟2的結論是不是暗示步驟1的假設是真的, 你原先的回答是錯誤的?

你累了嗎? 是, 我也煩了, 可是通過這樣一連串冗長和繁瑣的思考和假設後, 答題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答題正確率竟提升了!

這第二次答題的過程被稱為 "dialectical bootstrapping", 透過假設第一次回答是錯誤的過程, 腦袋被激勵多樣化思考, 重新找尋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式, 為自己的腦袋綁緊鞋帶, 增加答題的命中率.

不過考生們注意, 所謂烏合之眾的智慧只適用於平均法, 單只是重新思考的這個過程, 並不能幫助我們得到更正確的答案, 必須得加上第一次的答案, 平均兩次的答案, 才能有效提高命中率. 所以考試丟鉛筆記得丟兩次, 然後填上平均值...

最後, 雖然聰明的腦袋有多方思考的能力, 可是懶惰的我們都習慣或是偏好使用單一的思考模式, 其實在每個人的腦袋裡都有著獨一無二的顧問團, 兩個H的試驗, 提醒我們腦中烏合之眾的智慧, 藉由假設直覺性回答是錯誤的過程, 我們的顧問團被邀請入席, 參加討論和分析, 增加我們思考的多樣性, 幫助我們一個腦袋達到多顆腦袋的解題能力.

最後, 這是原始文章的分享, 真的很有趣, 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2009-06-03

筷子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

有個很小靠海的漁村,村民男女老少世世代代都是漁民,小村莊雖然很小,不過老天很眷顧,在他們管轄內的小小海域,總是有不少的漁獲量,讓小漁村一直都很能自給自足。

小漁村裡,有個愛作夢的小女孩,小女孩的爸爸是個傑出的漁夫,女孩的四個哥哥,身上也都留著爸爸的血,是漁村裡的好手。


小女孩平常喜歡坐在岸邊看來往的船隻,村民都以為女孩愛撒嬌,捨不得爸爸和哥哥們出門乘風破浪,可是其實女孩是在眺望遠方的貨船,和偶爾經過的遊輪,小女孩心想:『如果有一天,我可以乘著這樣大的船,不是出海去補魚,而是離開這個充滿魚腥味的小村莊,那有多好!

小女孩漸漸長大,村子裡同齡的女孩開始跟著媽媽學處理魚貨的方法,只有小女孩什麼活都願意幹,就是不願靠近海浪的鹹味和魚的汗味。小女孩常常要走很遠的山路,為村民走到下個村莊交換一些民生必需品,或是寄信,小女孩都不以為苦,只要是任何能離開小村莊一分鐘的苦差事,她都滿心樂誠。

在小女孩15歲的那年,科技有了爆炸性的發展,小小的方箱流行起來,村長也買了一台放在村子裡。沉甸甸的方箱裡,可以看到很多小人唱歌跳舞,演戲說笑,小女孩很是驚奇,天天待在方箱前留連忘返,學著方箱裡的女孩把頭髮挽起來,穿起剪裁合身,但是卻很不方便工作的衣服和裙子,戴上貝殼和銅片串成的耳環,項鍊和手鍊,小女孩期待有天自己也可以在小方箱裡表演,最重要的,是離開這個充滿魚的味道,每個人都知道對方名字和住址的小圈圈。

2009-06-02

老闆,來個好新聞吧!

許多專家學者都批評現代小孩不關心社會, 不愛看新聞...
不是想要裝少年/幼齒, 可是我是真心討厭看新聞.

台灣的新聞比連續劇還精彩, 而且最有趣的是新聞記者還會加入自己的評語和流行的話, 例如: 最近流行 "X很大" , 就聽到一堆記者在報導新聞的的時候, 都喜歡用什麼很大做結尾, 真的是流行追很大... 記得前不久大家才天天嘴上掛著 "夯" 這個字, 甚至還有新聞花10分鐘, 像是拆文解字的道士一樣, 分析夯這個字, 可是現在夯已經變成昨天走味的咖啡, 被新的流行語代替, 或許不久後, 什麼很大又會被新的花詞給取代.

台灣真的是一個很瘋新聞的國家, 我想我們整個島的國民多多少少都患有輕微的資訊焦慮症吧! 有多少國家24小時的新聞台可以像台灣有這麼高的收視率呢? 有些家庭甚至把新聞台當作娛樂台來播放, 早上起床, 電視機打開只播放新聞台, 晚上睡覺, 也是新聞台做結尾, 真是非常忠實的新聞迷.